博物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驱动文化遗产的集体传承

日期:2023-07-11

每篇嘉宾演讲视频推送都要放.jpeg

南开大学博物馆副馆长张婧文在“中欧美博物馆合作倡议”第三场对话中重点探讨了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驱动文化遗产集体传承的重要性。她指出,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随着公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博物馆可以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以新的形式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参与。在谈到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时,张婧文提出了两个关键点:利用新技术解释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文化基因、语义内涵、知识关联等,构建文化遗产的智慧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搭建展示系统和教育平台;促进跨学科合作和公众参与,将文化遗产信息收集和呈现过程变为双向的知识交流,使博物馆数字化平台成为公众讨论和创新性表达的开放空间,激发公众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

Picture1.png

张婧文,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文博考古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文博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博物馆展览与教育活动、文物信息可视化理论与方法、博物馆游戏化学习等。曾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战略研究课题、天津社科基金、自科基金项目及其它政府或事业单位委托课题20余项。在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东南文化》等国内外学术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过30余项博物馆、美术馆等展览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2.jpg


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南开大学博物馆的张婧文,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来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博物馆应该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驱动文化遗产的集体传承?


我们都知道,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肩负着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并且向后代传承的责任,其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将文化遗产更广泛的价值阐释出来,传承下去。通过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建构、阐释和共享,博物馆可以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使遗产和当代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使遗产的文化信息和物质载体都能够拥有持续不断的传承至未来的能力。



但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现在博物馆有限的实体空间和文化遗产本体,能够传递给公众的文化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况且从公众需求的层面看,当前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元的公众需求,比如注重体验、注重个体感受和主体性表达。年轻一代的博物馆公众则更是面临着个性化需求高、交互意愿增强等一些独特的特点。他们对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可交互性、信息内容的专业性和创意性,以及观赏体验的沉浸感和精密度等等,都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


相信针对满足博物馆公众多元需求这一议题,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界学者都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从各个方面,从各个领域。其中,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为我们提高观众体验,焕发文化遗产的持续生命力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数字技术营造的新时空中,博物馆可以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和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他们获得新的延续和生长。同时,数字技术也会为文化遗产和博物馆藏品的民主化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可能性。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就逐渐开始开展了一些面向文化遗产记忆和传承的数字化项目,比如美国数字记忆、欧洲时光机、芬兰的国家集体记忆平台等等;中国的博物馆界近年来也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尤其以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一些博物馆,它们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些新技术为观众提供了场馆导航、文物解读、交互体验以及教育直播等各类服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益。


但总体而言,由于当前技术、人才、资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当前大多数的博物馆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资源利用率低、公众参与不足等等一些短板。虽然我们遗产保护的理念已经从对“物”的本体保存发展到对“人”、“价值”和“精神”的深度阐释和利用,但至少是目前,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仍然普遍呈现出强价值认同和弱现状感知双向背离的矛盾。也就是,文化遗产机构和公众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价值认同度比较高,但是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程度评价却相对较低。我们的文化遗产机构虽然已经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数据资源仍然处在“沉睡数据”和“数据孤岛”的状态,亟需我们发挥智慧,发挥力量,利用新的技术,将这些文化遗产基础数据转化为可以深度利用的文化生产要素,从而释放出它们的多重价值。


要实现这一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认为其中有两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也是南开大学的博物馆学专业正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在新技术的辅助下,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从“低精密度、低挖掘度”的弱科技供给走向“高精密度、高呈现力”的强科技供给。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去解释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中蕴含的文化基因、语义内涵、知识关联和本体价值,构建可解释、可信赖、可溯源、可推理的文化遗产智慧数据;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去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视化等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去搭建以传承文化遗产价值为导向的展示系统和教育平台,从而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包容的姿态将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多角度的关联、阐释和共享。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尝试进行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对话,以及利用信息众包等方式,吸引和鼓励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呈现过程中,作为潜在的知识生产群体,将以往单向的知识灌输转为双向的知识交流,利用现代化、社会化的知识转化模式使那些通常被忽视的声音和更多的历史视角得以共存,使博物馆数字化平台成为公众讨论、热点议题进行创新性表达和个性化阐释的开放空间,由博物馆作为磁铁和纽带来吸引和关联公众记忆,促使文化遗产信息升华为具有地方性、区域性的集体记忆,唤起公众对文化归属的自我确认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为人类发展提供延续不断的精神力量。以上就是我希望与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文物保护联盟委员会: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全球社会的贡献和意义

构建开放包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文化交流平台

塑造21世纪博物馆专业人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博物馆研究领域的承诺与实践

融汇古今与中外:香港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角色演变

犹他美术馆执行董事:博物馆不仅要关注艺术和文物,更要关注人本身



微信

Copyright ©2023 中欧美全球倡议-上海高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沪ICP备2022027832号-1